明清时期清口水利枢纽治水思想的实践——以王营新减坝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春华[1] 胡兵 

机构地区:[1]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2]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

出  处:《南方文物》2023年第5期279-286,共8页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

摘  要:一、清口水利枢纽概述清口这一区域概念的形成,是长期以来自然力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年代,它有着不同的空间范围。淮河水自盱眙而来,经过原淮阴县西,与西北徐州而来的古泗水汇合,泗水的水流甚清,所以这里称清泗口,又称清口。古泗水在今淮阴区三岔以下形成分支,以不同的角度和线路向东南汇流入淮河。其北侧为主流,称为大清河,汇淮处称为大清河口或大清口。南侧为支流,称为小清河,汇淮处称为小清河口或小清口。

关 键 词:治水思想 大清河 淮河水 清口水利枢纽 小清河 淮阴县 淮阴区 自然力 

分 类 号:K248[历史地理—历史学] TV64[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