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丽如[1]
机构地区:[1]广东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出 处:《中国军转民》2023年第23期172-173,共2页
摘 要:“底线思维”不是消极守成、画地为牢,更不是灰心丧气、坐以待毙。相反,它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意识,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从思维起点和实践起点的角度对“底线思维”进行哲学考量;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学生自我成才的底线需要出发,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底线思维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从政治底线、道德底线、法制底线和国家安全底线等维度恪守“底线思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 键 词:底线思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创新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