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华平 Gao Huaping
出 处:《学术研究》2023年第12期150-161,共12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先秦诸子与上古的氏族、部落及国家--先秦诸子远源考论”(23FZXB01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对于《汉书·艺文志》的“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一说,前人皆以“士传语”(“士传民语”)为解。若放在中国上古氏族、部落或国家(方国或酋邦)的语境下,由于在文字学上“士”与“王”属一字之分化,故上古时代的“士”乃是相对于氏族或部落之首领或酋长(“王”)而言的胞族或子部落之首领或酋长(“士”)。随着氏族或部落的不断繁衍,此胞族或子部落的首领或酋长,逐渐演变成为“卿士”“士大夫”,以至于“士,小官也”。故作为“小说家”远祖的“士”(“稗官”),早期可追溯至唐尧时代的瞽瞍、舜、象、后稷(及其“孙”),以及夏商之际的伊尹和商周之际的鬻子等,在《周礼》中则是负责出使四方的“行夫”“环人”“象胥”“掌讶”“掌交”等“行人之官”中的属官。先秦“小说家”的这一发源,也形塑了中国早期“小说”属于民间集体的“口头创作”和属于由三言两语组成的、无甚深意且使人悦怿之“谈说”的特点。以此衡量现存的先秦著作,《山海经》无疑属于中国上古最早的“小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