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西安市绿色交通发展现状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于欢[1,2] 

机构地区:[1]长安大学运输工程学院 [2]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  处:《中国储运》2023年第12期186-187,共2页China Storage & Transport

基  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省教育厅立项编号:22JK0047,省社科联立项编号:2022HZ1131,项目名称: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以西安市为例);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重点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2ZDRS01,项目名称:“双碳”背景下西安市绿色交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3DC065,项目名称:“双碳”背景下西安市居民绿色出行现状及引导策略研究)。

摘  要:引言绿色交通是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核心体现,是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1994年,加拿大学者ChrisBradshaw首次提出绿色交通体系,提出通过优化发展绿色交通工具,减少交通拥堵,净化城市居住环境,降低能源消耗。温丽雅(2022)通过分析我国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现状以及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认为应优化交通运输结构、转变绿色低碳交通理念、加强绿色低碳交通政策保障、推动绿色低碳交通技术的发展[1]。白娟(2022)基于“双碳”背景,分析了陕西省绿色交通发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差距和原因,从秉持绿色交通理念、完善法规标准体系、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加快绿色交通产品技术研发和推进环境统计监督管理方面提出对策建议[2]。马壮林等(2021)基于DPSIR模型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以西安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2011-2018年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整体基本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绿色交通水平等级由“较差”转变为“中等”[3]。本文研究西安市绿色交通发展现状,旨在为西安市绿色交通发展提供思路以及理论支持,为其他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 键 词:测度指标体系 城市居住环境 交通运输领域 DPSIR模型 绿色交通 加拿大学者 交通运输结构 生态文明 

分 类 号:X322[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F512.7[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