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悦 王立达[1] 李青超[1] 兰英 赵秀梅[1] 刘洋[1] 郑旭[1] 刘颖[2] 韩业辉[1] Liu Yue;Wan Lida;Li Qingchao
机构地区:[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出 处:《中国植保导刊》2023年第11期73-76,共4页China Plant Protection
基 金: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CZKYF2023-1-B012、CZKYF2021-2-C016);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重点项目(ZDGG-202207);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28130504)。
摘 要:为探索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绿色防治技术,筛选适用的生物农药,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开展田间试验,调查了不同生物农药多个剂量处理的防病效果及玉米产量,并用平板稀释法测定了药后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以枯草芽孢杆菌对大斑病的防效较好,最高防效达85.46%,相应处理区玉米产量较高,增产率为18.88%,虽略低于对照化学药剂丙环唑处理的防效和产量,但差异不显著;哈茨木霉菌对小斑病的防效较好,最高防效达83.06%,相应处理区玉米产量也较高,增产率为17.07%,均与对照化学药剂代森锰锌相近。与清水对照相比,施用菌剂后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真菌数量显著减少,而施用化学药剂后土壤中上述3类微生物数量均显著减少。
关 键 词:生物农药 玉米大斑病 玉米小斑病 防效 产量 土壤微生物
分 类 号:S435.131.4[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1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