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千卿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年第24期100-103,72,共5页
摘 要:在中国,“修辞”素遭压抑。在西方,“修辞学”也是理性文明的奴仆。若探寻本体,“修辞”是一种先验自足的存在,它伴随言说而生,它是话语的自我显现,也是意义的自我生成。较之亚里士多德对“修辞学”的定位,“智者”们对“修辞术”的体认,更符合“修辞”本体的精神。以述说着生成性、流变性等的“诗性”作为修辞的内在规定,真正的修辞是人类意义的助推器,虚假的修辞是人类存在的绞刑台。“真修辞”在个体实存的领域,是存在的守望;在民族、国家的层面,是幸福的诺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