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阐释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Zhongyong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薇[1] 郭勋 Guo Wei;Guo Xun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

出  处:《外语与翻译》2023年第4期36-44,共9页Foreign Languages and Transla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安乐哲中国儒学典籍传译模式研究”(项目号:21YJC74007);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项目“安乐哲中国哲学翻译与海外传播影响研究”(项目号:22JD00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代表性典籍,《中庸》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自1691年首次英译迄今,共有29个英译本。根据译者身份、翻译目的、翻译策略等因素,本文将《中庸》英译史划归为三个阶段:“以耶释儒”期(1691—1906年)、“以西释儒”期(1906—2001年)和“以中释儒”期(2001年至今)。“以耶释儒”期译者从基督教视角译介,旨在探寻《中庸》与基督教共通之处,传播基督教教义;“以西释儒”期译者从西方哲学及文化视角译介,旨在迎合西方读者,兼顾传播中华文化;进入新世纪,“以中释儒”期译者开始从中国哲学、文学、史学等多维角度译介,还原中国哲学、中华文化本真,实现《中庸》在英语世界从基督教的融合到中国哲学经典的译介形象变迁。

关 键 词:《中庸》英译 以耶释儒 以西释儒 以中释儒 译介形象 

分 类 号:H059[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