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墙斯 Qiang Si
机构地区:[1]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出 处:《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年第4期50-55,共6页Chinese Classics & Cultur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22YJC740063)成果。
摘 要:原本《玉篇》各残卷分散各处,即在同处者亦多有断裂。自发现至今,主要的著录有黎本、罗本、东方文化丛书本、中华本、续四库本及宝玥斋本等,早稻田大学亦公布过卷九大部的彩照。各本互有优劣,在卷子拼接、编排上存在些许差异,给研究带来一些困扰。卷九言部、誩部、曰部的部序就存在问题:黎本次序为“言部→誩部→曰部”,东方文化丛书本及宝玥斋本存“言部→曰部”,续四库本则配补为“誩部→言部→曰部”。本文依据写卷原文的行间距差异、断片接缝痕迹、每纸行数等版式信息、写卷背面内容等证据,指出黎本的部序“言部→誩部→曰部”符合《玉篇》原貌;现藏早稻田大学的残卷是誩部8行被割去后,未明显留空而将断处接裱的,并不表示言部后紧接曰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