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信息学院 [2]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 [3]上海社会科学院舆情信息研究中心,200235
出 处:《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3年第12期50-67,共18页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符号消费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20BZZ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通过将数据集与代码进行配对(或算法处理)的方式,在大部分社会机构中都取得了发展。文章旨在研究这一现象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首先,“编码精英”作为新职业阶层开始崛起,这一群体通过对数字生产手段的技术性控制,从“新边缘化”或未获得报酬的“网络无产者”(Cybertariat)中攫取劳动价值。其次,在社会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数字优化技术对于算法决策的主导地位的强化,不仅可能改变社会再生产以及社会流动的路径,还可能激起被管理者的抵抗。最后,文章分析了数字通信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算法中介是如何转变人们互动、交往和思考方式的。作者认为在谨慎对待人工智能所作出极端承诺的同时,也要认识到算法、社会结构以及个人主体性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
分 类 号:TP3[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