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聚合抗赤霉病基因育种技术体系的研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式昭[1] 邓清燕 涂洋 伍玲[1] 

机构地区:[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南地区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粮油作物绿色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天府种业创新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成都610066

出  处:《四川农业科技》2023年第12期45-48,共4页Sichu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四川省财政专项(2021ZYGG-003);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2022ZDZX0014);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21YFYZ0002);四川省财政自主创新专项(2022ZZCX003)。

摘  要:为提高西南麦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效率,保障小麦生产安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通过使用改良农艺性状后的抗赤霉病种质与西南麦区主栽品种杂交或复交,在低世代分离群体进行抗赤霉病性弥雾接种鉴定,高世代群体采用单花滴注法接种鉴定,并利用抗赤霉病基因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形成了“高效聚合抗赤霉病基因育种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规范了育种过程中赤霉病抗性鉴定及分子标记检测的世代和方法,可望准确、高效选育出适应西南麦区地理环境且聚合已知抗赤霉病基因的小麦新品种。

关 键 词:小麦 小麦赤霉病 分子检测 育种技术体系 

分 类 号:S512.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