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伟 Zhang Wei
机构地区:[1]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基 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汉魏晋南北朝乐府诗研究史论”(1920-2021)(21YBA293)。
摘 要:汉代音乐俗盛雅衰,但雅乐衰而未亡。汉末蔡邕编撰的《琴操》中收录了二十一首“河间杂歌”,其中影响最大的为《昭君怨》。《昭君怨》的解题与史实有不少出入,琴家为吸引听众而在解题中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方式。《昭君怨》歌词具有雅化倾向,当有文人参与创作。琴乐为雅乐之流,汉代琴歌具有雅乐性质,同时也受到了俗乐的影响。《昭君怨》对后世文学史和音乐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琴乐的表演形式处于动态的变化、生成过程中,打上了时代审美风气的烙印。《昭君怨》作为汉代流传的琴曲,与散乐、百戏等俗乐不同,反映了琴乐演艺以雅为主的基本特征。《昭君怨》为我们解剖汉代琴乐的演艺史与接受史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值得我们重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