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昭君怨》看汉代琴乐与琴歌的演艺特点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Qin Music and Qin Song in Han Dynasty from Zhaojun Re-sentmen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伟 Zhang Wei

机构地区:[1]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基  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汉魏晋南北朝乐府诗研究史论”(1920-2021)(21YBA293)。

摘  要:汉代音乐俗盛雅衰,但雅乐衰而未亡。汉末蔡邕编撰的《琴操》中收录了二十一首“河间杂歌”,其中影响最大的为《昭君怨》。《昭君怨》的解题与史实有不少出入,琴家为吸引听众而在解题中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方式。《昭君怨》歌词具有雅化倾向,当有文人参与创作。琴乐为雅乐之流,汉代琴歌具有雅乐性质,同时也受到了俗乐的影响。《昭君怨》对后世文学史和音乐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琴乐的表演形式处于动态的变化、生成过程中,打上了时代审美风气的烙印。《昭君怨》作为汉代流传的琴曲,与散乐、百戏等俗乐不同,反映了琴乐演艺以雅为主的基本特征。《昭君怨》为我们解剖汉代琴乐的演艺史与接受史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值得我们重视。

关 键 词:《昭君怨》 《琴操》 河间杂歌 琴乐 琴歌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