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明[1] 李世渊[1] 杨林[1] 张细顺[1] 杨健齐[1] 谭健韶[1] 邝满源 李家颖 关宏业[1] ZENG Ming;LI Shiyuan;YANG Lin(Department of Spine surger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Foshan,528000,China)
机构地区:[1]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骨外科,528000
出 处:《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3年第12期1091-1097,1106,共8页Chinese Journal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
摘 要:目的:分析骨密度对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7月期间我科在脊柱微创通道系统辅助下OLIF治疗的MeyerdingⅠ级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骨密度分为低骨量组(-2.5<T值<-1.0,n=30)和骨质疏松组(T值≤-2.5,n=22),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滑脱节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资料。计算并比较两组术后1周的滑脱复位情况、术后1个月椎管横截面面积改善情况及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X线片通过Brantigan评分评估两组植骨融合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患者进行JOA评分,并以术后12个月的JOA评分改善率作为疗效判定改善情况。结果:低骨量组比骨质疏松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下床时间短及住院时间短,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骨量组术后1周完全复位29例(96.7%),骨质疏松组完全复位15例(68.2%),两组间完全复位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硬膜囊横截面面积和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骨量组的椎间隙高度恢复比骨质疏松组好(12.79±0.99mm vs 11.25±0.98mm,P<0.05),两组间硬膜囊横截面面积改善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骨融合率低骨量组(93.3%)与骨质疏松组(77.3%)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骨量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JOA评分与骨质疏松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OLIF治疗低骨量和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滑脱症均能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效果;低骨量的患者疗效优于骨质疏松的患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5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