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生产剩余价值吗?——兼对数字平台价值来源之争的评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菁 李晓丽 

机构地区:[1]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3年第6期149-156,共8页Contemporary World and Socialism

基  金:2023年度四川省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数字技术赋能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传播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C23DCMZ001);“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专项重点研究(项目编号:2023A1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数字平台用户是否创造剩余价值是当前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关于数字平台价值来源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四种观点:数字劳动价值论认为,平台用户的使用行为是为平台创造剩余价值的生产性劳动;情感价值论否定数字劳动价值论,认为用户的情感投入通过在金融市场中的估值为平台企业创造价值;基于地租理论的剩余价值转移说指出,平台不生产剩余价值,而是占有和转移剩余价值的食利者;整体商品循环说将数字平台看做加速资本循环的前期商品,认为其本身并不包含剩余价值。这四种理论观点对该问题的见解,既包含着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合理吸收,达到了对数字资本主义的批判性揭露,也存在许多片面性的解读。只有基于以剩余价值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本源,我们才能对数字平台进行全面、准确的解读,才可能科学回答数字平台价值来源这一复杂问题。

关 键 词:数字平台 用户 商品 数字垄断 租金理论 

分 类 号:F091.9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49[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A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