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 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3年第6期166-173,共8页Contemporary World and Socialism
基 金: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俄罗斯‘后苏联空间政策’调整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2BGJ06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2013年3月,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时,首次对外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近些年来,俄罗斯学界对该理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阐发。围绕其提出依据,学者们认为该理念来自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的内在要求。在解读该理念的意义和内涵时,俄罗斯学者指出它揭示了人类发展进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联系,是中国迈向“第一人称外交”的重大转变。具体到该理念的实践,学者们从孔子学院困境、贫困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切入,强化了对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认知。对于该理念与俄罗斯的关系,除论证该理念与俄罗斯政治思想史上“共同命运”思想的相同之处以外,学者们还评估了该理念对未来世界格局的影响,而其论断核心则依然落在俄中关系以及俄罗斯的未来发展上。
关 键 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外交 中俄关系 国际秩序 俄罗斯
分 类 号:D822.351.2[政治法律—政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