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艳[1] 赵进东[1] 周灏 刘丽丽[1] 张莉[1] 张国梁[1] 胡礼源 徐经世[1]
机构地区:[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31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合肥230001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3年第10期2517-2520,共4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徐经世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项目;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徐经世国医大师工作室创新团队项目(2023-11);中国中医科学院多维度传承、多元化传播的徐经世学部委员学术思想研究项目(CI2022E037XB)。
摘 要:《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指出先天之精藏之于肾,是生命之源,故有肾为先天之本,肾阴、肾阳为生命活动之根,体现了肾以藏为主。《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也体现了肾藏中有泻。肾系病证有虚实和本虚标实之分,治疗上把握核心病机,根据肾虚损程度,急则峻补,缓则平补。又有因邪所致实证,宜补泻兼施,逐邪外出。通过对国医大师徐经世老师诊治的多发肾系病证的整理分析,肾气虚弱、肾阳不振、肾不纳气、肾虚水泛、肾阴亏虚、肾虚火旺等为常见证型,总结其立法、选方、用药经验和辨治技巧,恢复肾生理功能,可为中医药诊治肾系病证提供系统全面的中医思路。
分 类 号:R249.2/.7[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