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丽[1] LI Li
机构地区:[1]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广东深圳518116
出 处:《荆楚学刊》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Jingchu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巴尔巴戏剧人类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21YJC760039);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欧美戏剧理论前沿问题研究”(18ZD06)。
摘 要:受阿尔托等后现代戏剧家表演本体的观念影响,巴尔巴将对表演情境中演员的社会文化行为和生理行为的研究命名为一门崭新学科:戏剧人类学。他指出戏剧人类学研究的是这些舞台行为的前表现性。前表现性属于巴尔巴表演层级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与胡塞尔提到的前摄、原初意识高度契合,通过前表现性的前摄与表演过程的滞留一同组建一段当下的时间意识结构,现象学地完成了表演组织的逻辑构型。何为前表现性?在剥离了对东西方戏剧表演原则、戏剧类型的标签化判断之后,巴尔巴还原了超越演员的表演传统、文化、观念、性别、个性特征的为所有表演者共有的底层逻辑,即前表现性。这是在表演之前就存在的原始的、普遍的存在状态,演员就是要用戏剧的方式使这个原始的层级活动起来,实现演员的生命之舞——在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