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进[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美术大观》2023年第11期56-62,共7页Art Panorama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唐代山水画的空间表现研究”(立项批准号21FYSB028)阶段性成果。
摘 要:唐代笔踪范畴体系形成的基础是绘画用笔方法的完备,使得因用笔的运动踪迹而形成的笔迹形态——“笔踪”被上升为一种技法规范和要求,也使其具备了独立的价值判断意义。唐代绘画开始赋予笔踪独立的审美价值,既包括以线条自身丰富多变的视觉形态表现客观物象,也涵盖了对创作过程中动感节律的审美发现。笔踪表现技巧的规范化和成体系化后,与之相应的空间表现也成为可能。“笔踪”的概念是理解唐宋以后中国画绘画语言走向独立审美的一把钥匙,基于用笔的丰富变化,中国画也逐渐发展出一套以笔墨为核心的语言体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