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出 处:《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105-110,共6页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Qingdao Municipal Committee and Qingdao Administrative Institute
基 金: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权力制约监督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7YBA283)的相关研究成果。
摘 要:数字弱势群体是传统弱势群体的衍生与发展,特征上表现为数字能力弱势与数字权利弱势。从马克思异化理论视域来看,数字弱势群体产生的根源不仅来自该群体自身的主观因素,更在于劳动异化所导致的社会存在的缺陷以及数字异化下数字技术与资本逻辑的全面联姻。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条防止数字弱势群体产生、蔓延的必由之路;以人本理念跳出资本逻辑,实现人的主体性的价值回归,从技术反噬到规范数字发展,实现对数字技术的善治善用;多措并举,推动构建数字共同体。
关 键 词:数字弱势群体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异化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