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铜鼓舞中“阴阳观”的本土性表达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国蕊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2]云南艺术学院

出  处:《四川戏剧》2023年第11期105-108,共4页Sichuan Drama

基  金:2020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怒江傈僳族民族乐器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项目编号:YB20200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铜鼓舞”作为云南文山富宁彝族社会日常生活中的符号象征,其贯穿于不同支系的宗族祭祀、丧葬礼俗、节日庆典等活动中。本研究基于对富宁县花彝、白花彝及高裤脚彝三个支系“活态化”铜鼓舞的田野调查,透视铜鼓舞所蕴含的符号象征,探讨肢体音声外显与内隐的文化隐喻。希望在探寻不同支系铜鼓舞所蕴含的“共享”文化基因——阴阳观的同时,也为当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构建新型民族关系等研究提供实践依据。

关 键 词:彝族铜鼓舞 阴阳观 本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 类 号:J722.29[艺术—舞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