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俊芳[1] 朱国义 He Junfang;Zhu Guoyi
机构地区:[1]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
出 处:《统一战线学研究》2024年第1期122-134,共13页Journal of United Front Science
基 金: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培育项目“民族社会学研究专题”课程建设(GRSCP202313)。
摘 要:乌克兰作为一个真正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始于1991年苏联解体后。人口普查资料和一些社会调查数据均显示,乌克兰是一个俄语居民占较大比例、大部分居民讲乌克兰语和俄语的双语国家,且在语言使用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在此背景下,独立后的乌克兰因实行乌克兰语作为唯一官方语言的政策,导致了激烈的语言冲突。这些冲突主要表现在:社会上就是否应赋予俄语第二官方语言地位存在严重对立,东南部地区的一些地方政府为争取俄语的官方地位进行了持续抗争,在学校教育等领域因限制俄语使用以及围绕新语言法产生了冲突等。在语言冲突的影响方面,语言问题不仅导致了乌克兰民族关系的持续恶化,且长期实行的唯一官方语言政策及其相关规划对乌克兰国家认同的建构也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族际关系的恶化、国家认同的脆弱性,最终因2014年对新《国家语言政策基本法》的废除,使争取语言权利的人失去了对乌克兰政府最后的信任,诱发了乌东地区的民族分离运动和国家分裂。乌克兰语言冲突的案例说明,在多民族国家的建构与治理中语言政策与规划问题是十分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乌克兰的案例对多民族国家如何把握好语言文化中“一体”与“多元”的关系,妥善处理学校教育中学习民族语言的权利问题,高度重视语言的其他意涵和政治敏感性等问题提供了镜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