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月坤 Li Yuekun
机构地区:[1]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出 处:《湖北社会科学》2023年第12期103-111,共9页Hubei Social Sciences
摘 要:不论是从弗雷格之谜到信念之谜,还是从间接指称理论到直接指称理论,涵义与指称理论都贯穿其中。为解决同一关系中的认知价值问题以及指称问题,弗雷格引入涵义概念,将其与指称明确区分。由此形成的间接指称理论认为,一个表达式的意义由涵义或者其他描述性条件给出。与间接指称理论针锋相对的直接指称理论认为,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就是其指称,无需涵义这一中介,因此不满意弗雷格所引入的涵义概念。承认指称而摒弃涵义的观点,会引发所谓的弗雷格之谜以及与其相关的信念语境中同一替换原则失效的问题。直接指称理论的最初代表是罗素,后由克里普克发展到顶峰,并且通过模态论证、语义论证和认识论论证,从根本上动摇了以涵义为核心的间接指称理论在西方意义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由弗雷格到克里普克,对涵义与指称的研究愈发完善与成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