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家颉 王旭辉 王鹏辉 杨成昊 张琳杰 益西卓玛 陆信武[1] 殷敏毅[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上海200011
出 处:《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3年第4期370-373,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Electronic Vers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70440,82170509);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罕见病注册登记项目(JYHJB03)。
摘 要:髂股静脉阻塞性疾病主要包括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和血栓性髂股静脉回流障碍。随着腔内技术和材料的不断发展,髂静脉支架植入术已成为髂股静脉阻塞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研究表明,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支架植入后的长期通畅率显著高于血栓性髂股静脉回流障碍患者[1,2];文献统计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和血栓性髂股静脉回流障碍的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发生比例约为1∶10,后者支架植入后的5年一期通畅率仅为70%~75%[1,3]。据相关文献报道,髂静脉支架植入术后70%以上的患者可能会发生ISR,且5%~15%的肢体会出现严重ISR(狭窄率>50%)[2]。静脉ISR可引发腹股沟区疼痛、肢体肿胀等慢性症状加重,甚至造成血栓复发,严重影响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4,5]。尽管支架植入术在慢性髂股静脉闭塞性疾病中取得较好的初期疗效,但静脉ISR的二次干预方法目前相对有限,亟需对静脉ISR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研究[6]。本文对静脉ISR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并对静脉ISR的预防和二次干预提出展望如下。
关 键 词:回流障碍 髂股静脉 支架内再狭窄 髂静脉 支架植入术 阻塞性疾病 肢体肿胀 通畅率
分 类 号:R543.6[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