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郝芙蓉 杨涛[1] 

机构地区:[1]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同济山西医院血管外科,山西太原030032

出  处:《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3年第4期374-379,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Electronic Version)

摘  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1]。与VTE形成高风险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外伤、恶性肿瘤、易栓症、妊娠等[2]。VTE以抗凝治疗为基础,延长抗凝时间可降低复发风险,但伴随出血风险的增加,且即使延长抗凝时间,VTE的复发风险仍较高[1,3-5]。他汀类药物是于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的化合物[6],因具有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消退和稳定斑块、抗炎等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及外周动脉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7-11]。近年的多项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除降脂作用外的多效性,主要包括抗炎、抗血栓、抗血小板、改善内皮功能障碍和调节血管生成等[7,9,12],这些作用在静脉疾病的防治中同样至关重要[13]。本文对近20年他汀类药物的抗血栓作用以及其在VTE防治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关 键 词: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外周动脉疾病 抗血栓作用 内皮功能障碍 他汀类药物 二级预防 复发风险 

分 类 号:R969[医药卫生—药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