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方源 Chen Fangyuan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3年第12期40-48,共9页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摘 要:电影理论家对电影的智性心灵的理论化欲望促使了电影思维论的兴起。借由列维-斯特劳斯的野性概念,皮洛从感性经验、表意逻辑等维度阐述了电影思维的野性表征。在视觉影像的思维机制上,皮洛搭建了从行动到思维的运作链条,并对爱森斯坦的去轶事化原则和思维拟人论予以批判。以自动机制概念为线索,皮洛与德勒兹、卡维尔建立起关于思维自动机制的理论对话。在弗兰普顿的“电影—心灵”那里,皮洛的电影思维论被进一步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4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