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眩止晕丸治疗痰浊上蒙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f Pill on Antivertigo in Treatment of Post-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 of Standing-up of Phlegm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梦卓 马骏[2] 周婷[2] 舒琳睿 郭娅露 李伟[1] TIAN Mengzhuo;MA Jun;ZHOU Ting

机构地区:[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12 [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61

出  处:《湖北中医杂志》2024年第1期3-7,共5页Hu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第三届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及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8﹞119号);安徽省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皖中医药发展秘〔2021〕30号);安徽省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放项目(项目编号:2021zjzx005)。

摘  要:目的观察定眩止晕丸治疗痰浊上蒙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安徽省针灸医院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选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定眩止晕丸,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均采用中医证候疗效量表、眩晕评定量表(DARS)、眩晕残障量表(DHI)评估患者病情,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量表评分、DARS评分、DH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椎动脉、基底动脉PI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Vm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量表、眩晕评定量表评分及眩晕残障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椎动脉、基底动脉PI降低程度、Vm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眩止晕丸对痰浊上蒙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关 键 词:眩晕 后循环缺血 痰浊上蒙 定眩止晕丸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