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家慧 郭勇 Guo Jiahui;Guo Yong
出 处:《艺术科技》2024年第2期93-95,98,共4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目的:《聊斋志异》的491个短篇故事大多是把花妖狐魅由至幻之境引入凡俗人间,而《画壁》却与之相反,是将现实人物引入梦幻的壁间世界,向读者呈现一场舞台剧的表演。方法:文章从叙事角度出发,分三部分论述,认为蒲松龄让《画壁》中的凡俗之人进入幻境,和佛经中的散花天女一同上演了一场诡谲奇幻的舞台剧表演。结果:文章第一部分从寺庙空间切入,分析蒲松龄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带领读者观看朱孝廉的进场;第二部分是文章的论述重点,蒲松龄将叙事焦点聚集在主角朱孝廉一个人身上,对叙事视角实现了如摄像镜头般的精准调度、操控和把握,为读者呈现了一出精彩的壁上舞台表演;在最后一部分,文章认为《聊斋志异·画壁》在表现主角退场时,不单单是渲染人物的恐惧情绪,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恐怖的情境,具体来说,这种恐怖情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重叙事视角与时空界限的打破,二是非对称错时性。结论:从寺庙到壁画,《画壁》横跨了两个空间,不同的人物活动由此对应三种人物状态,展现出三种不同层次的境界。因此,主角朱孝廉从上场到退场,从入幻到出幻,其间的壁上表演也呈现出巨大的叙事空间,使得小说《聊斋志异·画壁》产生了真幻难辨、虚实难分的叙事效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4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