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艺臻 Li Yizhen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陕西西安710100
出 处:《敦煌学辑刊》2023年第4期66-80,共15页Journal of Dunhuang Studies
摘 要:占卜是理解天人关系的基本方式,其中承载了历史上关于天人观问题的思考认识。唐五代时期的敦煌占卜文书,因其承前启后的关键性地位,对于研究占卜术数中天人观念的历史流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敦煌占卜继承儒家伦理道德观念、道教信仰传统与术数体系,同时吸收佛教轮回、因果等思想,其中既有数理的分析与经验的总结,又保留了宗教鬼神说的内容,反映了在注重逻辑推理、经验归纳的理性思维不断进展的历史趋势下,占卜形式、内容术数化、经验化的发展过程,以及所依据的天人思想由注重神秘性的“信仰之天”“主宰之天”到规律性的“自然之天”以及道德性的“义理之天”的过渡。“二重行为决定论”是敦煌占卜中“天人合一”论的典型,通过强调道德行为的作用,提升了天人关系中人的价值与地位,顺应了人文理性主义的时代潮流,为解决占卜合法性及有效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分 类 号:K870.6[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2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