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维崧中期词体创作的转变与词体观之建构  被引量:1

On the Changing of CHEN Weisong’s Midterm Writing Styl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is Theory of Ci-poetry Sty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毅 WANG Yi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出  处:《中国韵文学刊》2023年第4期78-87,共10页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摘  要:顺治十八年至康熙十一年(1661—1672)是陈维崧词体创作的转变期,词风由绮才艳骨与雄浑之气兼容向雄奇顿挫、凄苍清狂转变。这种转变主要表现为创作主体在倚声技法上的创新。在康熙五年(1666)“广陵唱和”活动中,表达强烈个体情感的稼轩风影响了陈维崧在词作中的抒情方式,使他在词的创作中开始注重凸显自我意识;北京、中州之行的过程中,陈维崧在倚声技法中加入新的要素,包括加入奇诡怪诞的意象、创作对话体词和叠韵联章体词以及运用重字。在创作转变期中,陈维崧也在逐步建构其词体观念。康熙十年(1671)所作《今词苑序》借鉴了《今文选序》在骈文领域成果的经验,在理论上标志着陈维崧词体观之正式架构,将词拔高到“为经为史”的文体高度。陈维崧词体创作的转变促成了清初“拈大题目,出大意义”的阳羡词派的形成。

关 键 词:陈维崧 转变期 “广陵唱和” 自我意识 《今词苑序》 阳羡词派 

分 类 号:I207.2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