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瑜洁 高晓清[1] 马耀明[3] 胡泽勇[1] 李振朝[1] 杨丽薇[1] 靳潇 周惜荫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730000 [2]天津市海洋气象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天津300074 [3]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49 [4]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4年第1期122-137,共16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编号:2019QZKK010303);中国气象局气候模式研发专项项目(编号:QHMS2019015)资助。
摘 要:地-气系统中存在着诸多不同类型的大气热机.对大气热机效率的准确定义、计算和解释是了解地-气系统能量传输与转化的关键.夏季青藏高原大气可以被视作一种正热机,对其热机效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高原地-气相互作用及其热力、动力过程,为进一步了解青藏高原对中国、东亚乃至全球气候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使用MOD08数据及ERA5再分析资料,计算了2000~2020年夏季(取5~9月)青藏高原大气热机效率、青藏高原地面热源和大气热源.结果表明:2000~2020年5~9月青藏高原平均大气热机效率在1.2%~1.5%之间,小于1.6%;5月与9月热机效率高于夏季三个月份(6月、7月、8月);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大气热机效率较高的区域,其次是青藏高原西部地区. 2000~2020年5~9月青藏高原平均地面热源为96.0W m^(-2);平均大气热源为90.7W m^(-2);降水凝结潜热释放是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最重要的分量. 5~9月青藏高原大气热机效率与地面热源呈强而显著的正相关;降水凝结潜热作为5~9月大气热源最重要的分量,其反映的降水过程是大气热机内部的重要耗散过程之一,使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大气热机效率呈强大且显著的负相关.
关 键 词: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地-气系统 大气热机 青藏高原热源
分 类 号:P433[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