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费杏珍[1] 潘慧斌[1] 包芸[1] 嵇朝晖[1] 温晓红[1]
机构地区:[1]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湖州313000
出 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4年第1期115-118,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基 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21PY024);湖州市创伤救治临床研究中心(XKQ-HT-202103A)。
摘 要:目的为初步明确院前急救全程信息化管理软件应用对严重创伤院内急诊救治质控时间的影响,特实施本项目。方法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严重创伤患者42例,以项目组完成"浙里急救"信息软件开发实施为时间节点,将符合纳排标准的严重创伤患者基于救治团队成员进行匹配,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院前院内信息交接管理流程,观察组患者采取基于院前急救信息化交接流程;评价院前急救信息化交接对两组患者严重创伤救治急诊质控时间的影响。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损伤控制性处置环节相关质控指标发现,较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更早获得绿色通道建档(2.0 min vs.0.0 min),更早完成血标本采集(4.0 min vs.2.0 min),首次给药时间更早(4.0 min vs.2.0 min),院内首剂氨甲环酸给药时间更早(8.0 min vs.5.0 min),损伤控制性处置完成时间较对照组更早完成(15.0 min vs.12.0 min,),以上质控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急诊救治关键质控指标考核方面,观察组患者多学科救治院前启动例次(7 vs.1)、多学科救治团队到达时间(14.0 min vs.6.0 min),观察组患者更早完成CT扫描(CT扫描完成时间23.0 min vs.20.0 min),观察组患者更早送出急诊室转入手术/病房住院(急诊室滞留时长60.5 min vs.49.4 min),以上质控相关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院前急救全程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应用可以加快创伤患者院内急诊救治质控流程运行,缩短严重创伤患者急诊室滞留时长,提升患者急诊室救治效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17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