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林(编译)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88-88,共1页Journ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摘 要:革兰阴性菌非常难以杀死,因为它们的细胞质膜被一层外膜包围,阻止大多数抗生素的进入。外膜的不可渗透是由于在其外层存在一种称为脂多糖(LPS)的大型两亲性糖脂。外膜的装配需要通过从细胞质膜到细胞表面的蛋白质桥将LPS进行运输。维持外膜的完整性对细菌细胞的存活至关重要,将其破坏则会增加细胞对其他抗生素的敏感性。因此,长期以来,科学界一直在寻找形成这种跨膜转运蛋白的7种脂多糖转运蛋白(Lpt)的抑制剂。最近发现了一类新的针对鲍曼不动杆菌中LPS转运机制的抗生素。研究人员使用结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方法,证明这些抗生素捕获了LPS转运蛋白的底物结合构象,从而使该LPS转运机制失效。抑制剂通过识别由Lpt转运蛋白及其LPS底物组成的复合结合位点来实现这一目标。总之,该发现确定了一种不寻常的LPS转运的抑制机制,揭示了Lpt转运蛋白的可成药构象,并为将这一类抗生素应用到其他革兰阴性病原体提供了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