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长沙410008
出 处:《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23年第6期590-591,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Allergy & Clinical Immunology
摘 要:背景:目前已有临床证据表明,过敏原免疫治疗(allergy immunotherapy,AIT)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伴或不伴哮喘(asthma,AS)患者具有肯定的疗效;同时研究显示并非所有AR患者在AIT后均可获得良好疗效,且AIT必须不间断坚持3年以上才能在停止治疗后获得持久疗效[1-2]。多方面因素促使研究者寻找新的更有效的AR免疫治疗方案,其中就包括AIT与Th2型细胞因子抑制剂的联合应用[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作为一种具有多效性的上皮源性细胞因子,可刺激过敏原特异性Th2型免疫细胞的发育,以及肥大细胞、2型先天性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激活,以此有助于过敏原致敏和过敏性炎症的发生、发展[4]。Tezepelumab作为人单克隆抗TSLP抗体,已被证明可有效降低AS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 5,IL-5)、IL-13和总IgE浓度,这表明它可能可作为AIT的有效佐剂来联合治疗AR患者[5]。为此,有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实验,旨在探讨tezepelumab能否提高AR患者过敏原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的疗效,并促进其免疫耐受性的稳固形成。
关 键 词: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免疫耐受性 白细胞介素5 过敏性炎症 特异性免疫治疗 临床证据 总IGE 嗜酸性粒细胞
分 类 号:R765.21[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5.17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