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出广阔天地——记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研究员谢灏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方方 肖贞林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科学中国人》2024年第1期57-59,共3页Scientific Chinese

摘  要:1839年,德国矿物学家古斯塔夫·罗斯(Gustav Rose)在俄罗斯乌拉尔山探险时,第一次发现了天然矿物钛酸钙(Ca TiO_(3))晶体。为向俄罗斯地质学家列夫·佩罗夫斯基(Lev Perovski)致敬,古斯塔夫将其命名为“钙钛矿”(Perovski)。但此后的170年中,科学家们都没能从钙钛矿材料上真正挖掘出宝藏。直到2009年,日本科学家尝试将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开发,虽然太阳能转化率只有3.8%,却播下了一颗火种。

关 键 词:太阳能电池 古斯塔夫 金属卤化物 钙钛矿材料 天然矿物 钛酸钙 矿物学家 俄罗斯 

分 类 号:TM9[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