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正宁 刘启鸿[1,2,3] 黄铭涵 柯晓[1,2,3] 杨春波(指导)
机构地区:[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3 [2]福建省中医脾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3 [3]福建省名中医柯晓工作室,福建福州350003
出 处:《福建中医药》2024年第1期44-45,共2页Fuj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国医大师杨春波教授认为吐酸在临床上常有脾胃湿热、肝胃郁热、肝脾不调、胃阴亏损、脾胃虚寒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滞胃脘所致吐酸也愈发多见。国医大师杨春波教授认为诊治食滞胃脘型吐酸应审证求因,谨查四诊以辨之,提出望诊重其舌、闻诊察其气、问诊究其因、切脉无定体的辨证思路。杨老主张治疗本病慎用“海螵蛸、瓦楞子”等抑酸药,而常用“以酸治酸”法釜底抽薪,即消食导滞、化积祛酸,方遣大山楂丸、保和丸等,且常重用山楂,喜用连翘、绞股蓝加减,获效良多。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249[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