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创伤中心,上海200433
出 处:《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4年第1期92-92,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Injury Repair and Wound Healing(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目前,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封闭广泛使用的方法是自体刃厚皮或自异体混合邮票状皮片移植术,以应对大面积烧伤后自体皮源匮乏的问题。移植皮片后,多采用网眼纱布作为内层覆盖物,以充分引流植皮后创面渗液。如何提高植皮后皮片存活率、减少术后早期换药过程中皮片损伤是临床应用邮票状皮片移植术时较为关注的问题。本课题组采用一种新型自体表皮膜片载体及应用模式,在改善膜片机械特性、为皮片移植(尤其是邮票状皮片移植)术后提供一种充分引流渗液的覆盖物的同时,充分发挥自体表皮膜片促愈作用,提高植皮后皮片存活率,减少术后早期换药过程中皮片损伤及创面疼痛。该载体可促进表皮细胞黏附、扩增,在保证表皮细胞膜片发挥促进创面愈合的生物效应的同时,充分引流创面渗液,降低积液导致局部炎症、感染的风险。临床纳入大面积烧伤患者25例次,单独应用自体表皮细胞膜片或联合邮票状皮、网状皮植皮术。结果表明,在术后换药期间创面均较为干燥,无明显积液、感染发生;采用自体表皮细胞膜片覆盖的植皮创面皮片存活率更高,具有更加明显的表皮爬行、融合成片及再上皮化表现。本课题组通过前期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的探索、总结,所制备自体表皮细胞膜片的应用具有以下特点:(1)适用于采用复合邮票状皮、网状皮移植修复的深Ⅱ度削痂后创面、Ⅲ度创面及烧伤后残余创面等;(2)应用2周前(或尽早,如入院后1~2 d内)取正常皮肤分离获取表皮细胞并冻存,术前2 d种植细胞于载体,2 d后形成亚融合;(3)取皮部位包括会阴部、下腹部、腋窝、四肢、躯干等皮肤松弛部位,可取断层皮、全厚皮;(4)术后1周左右换药,如无异常继续使用至载体与创面分离。目前本研究仍在进一步纳入临床病例并对患者创面愈合持续随访、追踪,以期探究其在改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