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薅草锣鼓在巴蜀地区的传承与发展——评《川北薅草锣鼓》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唐贤美 

机构地区:[1]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

出  处:《科技管理研究》2023年第22期I0015-I0015,共1页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摘  要:薅草锣鼓是劳动人民在农耕劳作中所创造的艺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劳动歌曲,是一种有趣的民间艺术形式。川北薅草锣鼓的形式一般是“歌郎”二人,一个人敲锣,一个人打鼓,两个人配合轮流对唱,薅草者则在队伍中伴随着薅草锣鼓辛勤耕作。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的形式一般是一至三人自击锣鼓自唱,伴奏乐器有锣、鼓、钹等,最常见的表演形式是一锣一鼓,二人演唱,薅草者进行耕作。薅草锣鼓的产生或许正是文学劳动说的印证。鲁迅曾解释文学的劳动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是‘杭育杭育派’”。

关 键 词:薅草锣鼓 伴奏乐器 传承与发展 巴蜀地区 民间艺术形式 土家族 实践相结合 原始人 

分 类 号:J607[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