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乐的美学阐释  

The Aesthetic Interpretation of Composi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文卓[1] Wang Wenzhuo

机构地区:[1]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出  处:《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82-87,共6页Jiaoxiang-Journal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  金: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生态艺术学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23AA0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斯默认为,在抽象思维惯式的引导下,音乐已成为一个与美相似的概念,是思辨的对象,不是真实存在。在创生意义上,他提出了作乐理论。作乐本体论将音乐视为不断显现生成的过程性存在,由此,关于音乐意义的探讨也展现出不同以往的新路径:意义不是作品的实体属性,也不是主体内心的想象与阐释,而是一种关系实在。“关系先在”是作乐理论的关键内涵。作乐是一种仪式行为,它是权力意识的感性符号,因而具有表征身份的意义。作乐论及了音乐厅中的身体姿态问题,其探讨对身体美学研究有启发性。作乐的理论综合性特征很突出,跨学科解读成为必要环节,审美人类学、过程哲学是与作乐理论关联较紧密的两个领域。

关 键 词:作乐本体论 音乐意义 关系实在 身份表征 身体姿态 

分 类 号:J601[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