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文君 Zhang Wenjun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
出 处:《中国文化论衡》2022年第2期47-60,共14页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摘 要:自古至今,西施都以其美丽的外貌与曲折的人生经历得到世人的关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创作主体的变化,唐代出现了大量以西施为吟咏对象的诗篇,其中的西施呈现多种形象:首先是通过对西施舍身为国的事迹以及其姣好样貌的描写,展现一个以身报国且貌美多姿的西施形象;其次是在评论西施的作品中,西施是亡国祸水的形象,她将吴国推向灭亡的深渊;还有在一些咏史怀古之作中,西施成为借古喻今的艺术符号,诗人借用西施表达对美好消逝的感叹,或用西施故事表现古今盛衰的对比。西施逐渐从一位历史人物转变成了文学形象,同时从这些纷繁复杂的西施形象身上,也能看出唐代诗人的历史意识以及对待西施故事的不同态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