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游记中的新疆社会图像  

Social Images of Xinjiang in Travel Notes of the Ropublic of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翟晓华 曾少聪[2,3] Zhai Xiaohua;Zeng Shaocong

机构地区:[1]福建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

出  处:《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23年第1期111-128,共18页Religionary Faith and Ethnic Culture

基  金:202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规划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0ZDGH017)的子项目“海外华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项目编号:2020ZDGH017-MZ017);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历史经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VMZ0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民国时期出现了不少关于新疆的游记,反映了当时国人对新疆的重视。这些游记的书写者是一群社会精英,他们所受教育和职业等不同,关注新疆的角度也有差异,导致民国新疆游记文本呈现多样态和异质化的特征。这些不同的样貌,构成了人们认识新疆社会的一些图像。由于游记作者对新疆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又受到当时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游记文本既关注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带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关 键 词:民国 游记 新疆社会 图像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