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宇凡
机构地区:[1]爱丁堡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出 处:《清华社会学评论》2023年第1期124-148,共25页Tsinghua Sociological Review
摘 要: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共识,往往在于以个别人物思想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解读方式,并强调对社会的批判诊断。然而,以2022年社会学界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其近年相关发展趋势来看,这三点共识都有所松动。本文提出以下综述与观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迈向社会学理论史的量化研究。社会学家开始运用科学计量学的工具,关注社会学人物思想的集体传记,既能回答传统的“经典化”等议题,又开拓了精英传承等新问题视角。二是迈向作为认知实践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社会学家开始超越将理论作为文本成果,转向探索理论家如何运用抽象、隐喻等认知工具进行“做理论”及其教学实践,从而打开理论文本如何形成的“黑匣子”。三是迈向规范评估的社会学批判。社会学理论家打破了批判与规范的二分法,不再只满意于问题诊断层面,而是积极参与提供社会变革的规范方案以及总结社会行动者从第一人称视角给出的评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