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注音看三四等韵合流和资思部的出现时间  被引量:1

Time of Confluence of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Divisions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Zisi(资思)Rhyme Group Based on Early Phonetic Annotation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玉文[1,2] Sun Yuwen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中文系,北京100871 [2]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语文研究》2024年第1期1-20,共20页Linguistic Research

摘  要:汉语三四等韵合流和资思部的产生,是足以影响汉语语音格局的大变化。文章通过考察早期注音材料得出结论:汉语三四等韵相混,魏晋已肇其端,此后逐步扩大范围;到唐五代,三四等韵已基本合流;至宋代,三四等韵合流完成。文章通过区分资思部的音类和音值,论证止蟹二摄在先唐已有相混现象;至唐五代,止蟹二摄大量合流。在三四等韵合流之前,也就是唐代或略早于唐代,资思部的分野逐步形成,跟止摄其他声母字的音值不同,它当时的音值不一定集中在舌尖前元音ι,后来才固定于ι,今天的支思部是资思部的进一步发展。

关 键 词:注音材料 语音史 三四等韵:合流 资思部 

分 类 号:H113[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