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商瀑 陈子菲 胡笳 SHANG Pu;CHEN Zifei;HU Jia
机构地区:[1]广东警官学院,广东广州510230 [2]贵州警察学院,贵州贵阳550005 [3]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出 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75-87,共13页Journal of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2023年度课题“网络犯罪预警信息中的岭南方言景观优化机制研究”(2023GZGJ240);2022年度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研究”(2022LL37);四川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反恐怖主义研究中心2022年度重点课题“高校反恐怖防范应对体系变革研究”(FK2022ZD03)。
摘 要:警察现代化建设发轫于20世纪中期的警务革命,其标志性成果是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在警务领域的突破性应用。此次警务革命深刻影响了警方后续的犯罪打击模式,并推动侦查决策从传统的人力资源依赖转向当下的数据资源依赖,大数据的侦查价值愈发凸显。犯罪人深知其威力而围绕数据设计反侦查策略,以逃避刑事处罚,由此衍生出“信息迷雾”这一类型的对抗行为。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迷雾表现为博弈双方的非接触性、数据内容的去真实性、情报工作的开放性和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长远发展来看,大数据侦查能否高效运转,发挥其应有的实力,去伪存真才是破局的关键。这就需要通过加强智慧警务基础性建设、深化情报工具与技术应用水平、构建涉案数据过滤机制、建立健全数据质量评价体系、总结与形成真相感知技巧,以提升侦查人员在迷雾信息生成源头、释放意图、传输过程方面的感知能力,有力回击犯罪分子的新型反侦查行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