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网络社会本质特征的互联网群聚传播及其研究体系建构——《互联网群聚传播》评介  被引量:2

Review of the Book"The Internet Based Assembly Communication":as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Network Society,the Internet Cluster Communication and Its Research System Construc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琼[1,2] Zhou Qiong

机构地区:[1]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2]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出  处:《出版发行研究》2024年第1期75-81,共7页Publishing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共危机下网络社群信息传播与社会舆情引导研究”(项目编号:20BXW073);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网络社群对传播模式创新和社会秩序重构研究”(项目编号:19YJC860055)的研究成果。

摘  要:群聚传播模式成为现代性的加速逻辑在互联网时代的具体呈现,信息传播技术超越工业制造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立足于网络社会传播变革的本质特征,《互联网群聚传播》聚焦互联网传播中多类型的极端多元主体,从传统的身体聚集转向互联网的注意力聚合,围绕常态化的社会集合行为,对信息现代性张力带来的传播逻辑及社会变革进行深度剖析。该书作者首创“群聚传播”概念,通过分析主体关系偏向、网络行为与心理、传播特性和信息生产四个维度,揭示当下互联网传播的底层逻辑与风险社会治理的核心,旨在减少社会秩序、社会管理乃至社会发展进程的不确定因素,拓展中国互联网治理的新视野,重塑信息社会的现代性价值。

关 键 词:群聚传播 自组织 关系模式 形塑机制 网络社会 

分 类 号:G236[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