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28个城市的植被覆盖度长期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飞 杨鑫[1] 贾宝全[3] 李晓婷 李献文 徐程扬[1] 王开存 

机构地区:[1]北京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造林与森林生态系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 [4]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 [5]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法地球系统模拟国际联合中心,碳中和研究院,北京100871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4年第2期486-502,共17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30970);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U2020-KF-0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项目(编号:2020020079)资助。

摘  要:城市绿地有助于促进城市居民健康,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减轻环境污染,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然而城市植被盖度异质性高,量化难度大.本文利用30m分辨率的陆地卫星数据,研究了1990~2022年间我国328个城市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结果显示,1990~2005年,由于城市内建筑容积率和不透水表面的增加,全国平均城市植被覆盖度由0.38降至0.35.此后,城市植被覆盖度开始逆转,到2022年增长至0.45,这种增长趋势在新建城区最明显.2005年以前,平均城市植被覆盖度的降低主要是低植被覆盖区域的扩张造成的;此后,城市植被盖度的增加则表现为高植被覆盖区域的扩张.城市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的转折与2004年以后国家陆续出台政策要求增加城市绿地覆盖度有关,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与城市植被覆盖度变化呈现最高相关性.对于大城市和中等规模城市,影响植被覆盖度的前三个因子分别为国内生产总值、城市人口和气温.但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城市,植被覆盖度变化对气候因素(如降水)的敏感度更高.尽管近年来中国城市的总体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但在小城市和大城市老城区的城市绿地仍有改善空间.

关 键 词:城市绿地 植被覆盖度 城市化 卫星遥感 

分 类 号:Q948[生物学—植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