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100029 [2]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呼吸科 [3]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4]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4年第2期260-263,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ZZ15-WT-07-02);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I2021A01105)。
摘 要:气道高反应咳嗽属于慢性咳嗽的一种,中医学将气道高反应咳嗽归为“久咳”“久嗽”“风咳”或“内伤咳嗽”等范畴,肺脾两虚是其发生的根本病因病机,感邪诱发是其关键诱因。本文从肺脾二脏受损、导致清阳不升,发为气陷,从而导致“阴火”内生出发,探讨气道高反应咳嗽发生的病因病机,认为“风火合邪”是诱发气道高反应咳嗽的重要因素,外感风邪与肝风内动均可引动人体内伏之阴火,风助火之势、火助风之力,共同为害,诱发气道高反应咳嗽,或导致病情加重。在临床辨证方面,笔者将气道高反应咳嗽根据其临床病情的深浅与病程的特点,辨为初病热中证与久病寒中证。临床论治方面,本文基于前期的辨证,围绕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等主要治法,辅以疏风宣肺清热、调肝熄风止咳等,探讨了气道高反应咳嗽的治疗,以期为中医药在临床治疗气道高反应咳嗽方面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 键 词:气道高反应咳嗽 肺脾受损 久咳 风咳 气陷 阴火理论 风火合邪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0.25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