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艳红 蔡玉森 刘华坤[2] Wang Yanhong;Cai Yusen;Liu Huakun(Clinical Medicine School of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Jining 272067,China;Department of Neurology,Jining No.1 People's Hospital,Jining 272011,China)
机构地区:[1]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济宁272067 [2]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济宁272011
出 处:《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23年第10期791-796,共6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摘 要:进展性缺血性卒中(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 PIS)是一种特殊的卒中类型, 是指经过规范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仍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恶化, 治疗难度大, 具有更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目前PIS的定义仍未达成共识, 主要体现在评价时间窗和评估方法的不同。2004年, 欧洲进展性卒中研究(European Progressing Stroke Study, EPSS)[1]应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 SSS)提出PIS的诊断标准:患者在基线评估后3 d内出现意识水平、眼球运动或上下肢运动SSS评分降低≥2分, 和/或语言评分降低≥3分, 或在发病72 h内死亡。也有研究将PIS定义为卒中发病后2 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增加≥2分, 或发病3 d内NIHSS评分增加≥4分[2,3]。刘庆新等[4]将PIS定义为发病6 h至1周内出现神经缺损进一步进展, 且NIHSS评分增加≥2分。PI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可能涉及多种机制, 包括血流动力学变化、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和感染、脑水肿、高血糖等[5]。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