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卓雨 Yang Zhuoyu
机构地区:[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出 处:《艺术科技》2024年第3期115-117,共3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目的:《三峡好人》是贾樟柯现实主义影像中具有典型性的作品,其创作时正值中国城市化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影片中,贾樟柯以宁静且平和的叙事空间,默默地书写着底层社会的人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人生问题与内心境况。方法:文章通过对影片空间叙事的研究,从转喻空间、权力空间、女性空间三个方面论述城市转型期人的心理症候特征。结果:在转喻空间,诸多城市符号转喻了小城中不同的本土居民对即将消逝的故土饱含着相同的乡愁之情,寓示着传统文明与现代化进程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权力空间,异乡人在废墟的城市中漫游,一方面将奉节城外化为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一方面城市对外来者的天然隔离象征着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人被时代抛弃所产生的自我困惑与迷茫;在女性空间,影片则展现出21世纪以来全新的女性叙事方式,女性对自我价值的建构与自我价值的找寻过程,映射着在城市转型期底层社会普通女性在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后呈现的行为表征。结论:影片塑造出三种不同人群在时代环境下的心理症候特征,对城市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层次的追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