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冠兰 Li Guanlan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 处:《文学遗产》2024年第1期40-52,共13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出土文献与上古文学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ZD264)阶段性成果。
摘 要:《周礼·秋官·司约》“凡大约剂书于宗彝”说已成为青铜器学、文体学等领域的基础性认识。实际上,被认为是“约剂”的铜器铭文并非契约文书或诉讼文书本身,而是对相关文书的节录、移录或改写。《周礼》“凡大约剂书于宗彝”说的提出,是撰作者在对西周铜器铭文文本和功能“追忆”的基础之上,结合战国时期的实际情况,对契约文书制度进行的理想化建构。郑玄对《司约》的阐释将“约剂”的内涵更显著地提升到礼制的层面,同时又体现了汉儒解经时遭遇的困境。文体观的生成和演变比文本所呈现的表象复杂,需要以流动性、层累性的视角观察《周礼》经、注所体现的文体事实和文体观念。“事实-文本-阐释”可作为观察文体观形成与流变的三个维度。
分 类 号:K8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