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滢 Huang Ying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中国历史研究院韩东育工作室”
出 处:《历史教学(下半月)》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History Teaching
基 金:“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资助编号:GZB20230128)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阳明学在近代中国的复兴虽与日本阳明学的回流密切相关,但中国本土的思想背景亦不容忽视。一方面,乾嘉时期,清朝的社会危机日益加剧,考据学的“务虚”问题也逐渐暴露,为阳明学的复兴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清代中期兴起的今文经学强调实用主义,这与阳明学重视事功的理念是一致的,今文经学家对阳明学的高度评价也为这一学说的再次兴起提供了动力。嘉庆以降,许多学者开始开展阳明学著作的刊刻工作,并在各地建立了以阳明学为核心教学内容的书院。由此可见,在日本近代阳明学传回中国之前,中国本土已经有了阳明学复兴的趋势。因此,今日从事东亚阳明学研究者,须兼顾中国思想传统的内部生成与异域演进,方能探明东亚文明交流互鉴之实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