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双怀[1] 董海鹏 Wang Shuanghuai;Dong Haipeng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历史教学(上半月)》2024年第1期3-11,共9页History Teaching
摘 要:中国古代的关隘有“关”“塞”“隘”“口”“徼”等不同称谓,大体上可以分为“经济型”“军事型”和“综合型”三种形态。自先秦以来,历代王朝都比较重视对关隘的修建和利用。但由于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不尽相同,因而关防体系也有一定的差异。历史时期关隘的修筑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关隘的数量南方多于北方,而“名关”则主要分布在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城沿线。这些关隘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具有保护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59.191